國產網大,又來惡心人瞭。
任何一個一星愛好者錯過今天這部佳作,我都會傷心的OK?那就是陳浩民和克拉拉主演的——
《東遊傳》。
聽片名,就知道一定翻拍自經典神話電視劇《東遊記》。
但劇情,卻和原作沒有一點關系。
53歲的陳浩民在片中飾演25歲的富傢少爺呂洞賓,因為前世封印瞭大Boss鮫王而成為瞭凡人。
他的發揮一如既往的穩定,無愧於“爛片之王”的稱號。

看到這,你就知道這肯定是一部魔幻現實主義大爛片瞭。
套路,老;特效,假;邏輯,差;人設,油。
哪哪都不著邊。
我們童年回憶中的經典電視劇,在網大導演這卻變成瞭粗制濫造,東拼西湊,山寨魔幻的《呂洞賓大戰鮫王水鬼》。
還有一點,尤其讓廠長不能忍。
性感尤物克拉拉,在片中cos瞭一把《秦時明月》中的田蜜,銷魂又勾人的樣子成為本片最大的看點。



但出場隻有三分鐘的她,名字卻在主演列表的二番上,甚至還露著大胸和大腿占據瞭海報整整二分之一的位置。
濃濃的劣質網遊風,簡直溢出屏幕。
而這不就是純純被當成性感工具人,搞低俗軟色情吸引直男眼球嗎?

當然,不止這部《東遊傳》。
這些年來的國產爛網大,向來如同復制粘貼。
從IP,到設定,到劇情,到特效,到立意,就連海報,都仿佛是導演們統一批發進貨的。
同樣的色調,同樣的畫風,同樣的大胸美女,同樣的軟色情——
《雙面狐》;

《封神:畫聖歸來》;

《倩女仙緣》;

這部《長江妖姬》,海報畫風更是宛如大型動作片拍攝現場。

就連曾經的玉女掌門阿嬌,都沒能幸免成為片方狂打擦邊球的工具人。

怪不得觀眾總說,看海報就知道是爛片瞭。
好好的國產片,整得跟國產區似的。
一部優秀的電影,它的海報絕對不僅僅是用來宣傳和吸引眼球的。
作為影片面世之後和觀眾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某種程度上海報更像是一面會說話的鏡子,把電影的故事濃縮在一起。
小小的一張圖片,卻承載瞭立意的深度。
由此可見,海報的重要性。
但這些爛網大的海報卻完全是男男女女情情愛愛,大胸美腿低俗色情的畫風,能體現出什麼來?
國產電影海報,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處於荒蕪的狀態。
清一色的“大頭照”,“明星大特寫”之類以主角流量來吸引票房的海報,沒少被觀眾嘲笑又土又low。

直到最近這些年行業得到重視,國產片海報才徹底擺脫瞭“俗”和“土”。
這些網大,卻以一己之力拉低瞭平均水平。
真可悲。
要知道電影海報,明星和主演從來都不是重點,故事和內涵才是。
今天,廠長就帶大傢來看一看那些年,封神的國產片海報。

首先,不得不提到一個人。
黃海。
被稱為“天才設計師”的他,真的是以一己之力提高瞭中國電影海報的整體審美水平。
他的處女作,是給薑文設計的《太陽照常升起》。
當時薑文斃掉幾百張海報,一眼就相中瞭這一張,後來還在戛納電影節上大放異彩。

《黃金時代》,更是讓他直接封神。
這部長達179分鐘的電影,很多人都沒有能堅持看到最後,沉悶文藝的畫風更是讓人昏昏欲睡。
比影片更出圈的,是海報。
黃海設計的這五組海報,花費瞭五年多的時間,導演許鞍華看瞭之後隻說瞭一個字:好。
毫無任何修改。
一經面世,更是被譽為“東方美學的暴起”。
主海報底色為白,濃墨重彩。
湯唯飾演的蕭紅就站在這張看似無邊際的紙上,亂世中的文藝與堅守一下子就體現出來瞭。
燙金的字體,帶著力度。
正如黃海所說:“旁人看來簡單的近乎蕭條的廢鐵般的人生,靈魂卻豐裕如黃金萬貫,這就是他們那代文人在炮火和磨難中鍛出的一抹金。”

臺版的海報做得非常簡潔。
蕭紅若隱若現佇立於天地之間,中間是一片意境很美的羽毛漂於水面,代表著命若浮萍。
飄零,漂泊,尋覓。

法國版,就有一種法式的優雅。
湯唯一手拿煙,一手持筆。
那一縷藍色的煙,有種幽若縹緲的虛無感。

韓國版,就非常的入鄉隨俗瞭。
畫風有種“冬日戀歌”的趕腳,湯唯的臉上充滿瞭柔弱又堅強的破碎感。
這張就必須給她高清特寫瞭。
畢竟,韓國人隻認湯唯啊!


當年看過《大魚海棠》的人,都被影片狗血的故事給惡心到瞭。
一個大作逼,一個神備胎。
女一為男一坑全村,男二為女一坑全村,三角虐戀之終極備胎養成記,可以成為年度最瑪麗蘇動畫。
但拋開負面新聞。
影片的畫面和原聲帶,絕對值得五星。
黃海設計的海報,滿屏的中國風牽動著觀眾所有的視覺觀感,這顏色和質感,第一眼就把觀眾美哭瞭。

還有這張。
有爺爺化作的海棠樹,有奶奶化作的鳳凰鳥,跌落水中的椿,和魚身人眼的大魚遙相呼應。
她的周圍,是化作秋葉的湫。

這張預告海報,是取景地福建的客傢土樓,一圈圈的大紅燈籠帶著濃濃的中國元素。
屋頂,夜空,大魚。
整幅畫面都看起來美輪美奐。


2018年,中國最優秀的類型片——
《暴裂無聲》
看完這部電影,觀眾才知道比喧鬧更可怕的,是無聲。
宋洋在片中飾演的啞巴煤礦工人,因為年輕時喜歡跟人打架而弄斷瞭舌頭,生理上的無聲更是在隱喻後來他精神上的失聲。
這張海報色彩明快,構圖簡單。
整張圖,隻有一個灰頭土臉,胡子拉碴,流著鮮血的宋洋。
雖然沒有露出眼睛,卻能讓人深深地感受到男人無聲的憤恨和傷痛,就像無法發聲的底層人民一樣。
無力而無奈。
還有一個細節,電影名字叫“無聲”,導演卻特地把自己的名字放到瞭用來發聲的“喉結”上。

還有一張“深淵版”海報。
黑白色調。
整體的設計就像片中那個藏著張保民兒子屍體的山洞,深不見底,幽暗駭人,席卷著一切的人性醜惡。
震耳欲聾的,戳瞎眼睛的,斷瞭舌頭的,戴上面具的……
而最深處,像是一個張開的口腔。
深淵幽暗,無處發聲。
當你望著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望著你啊。


《送我上青雲》,號稱國產第一部女性敢於公開談“性”的電影。
那句“我想和你做愛”,將女性本身天然存在的性欲徹底擺在瞭臺面上,並且一點都不羞恥。
可以說,這是一部完完全全的女性電影。
主海報設計得很國際化,有種阿拉伯女性解放影片的感覺,又像是《請以你的名字還我》之類同性片的畫風。
姚晨的粲然一笑和紛飛的發絲,讓人感覺到明快又舒適。

這一張海報,采用瞭手繪的形式。
層層雲霧繚繞在每個人身邊,似乎在隱喻片中每個角色所面對的困境,就連大傢的神色也刻畫的十分細致。
中間的姚晨做出瞭一個輕盈飛起的動作,莫不是真的要上青雲?

這張,尺度就比較大瞭,但也更貼合主題。
海報上表達的,是女主性滿足後意猶未盡的表情,但周身卻帶著一種渴望被愛,寂寞孤獨之感。
哪怕是這一點點欲望和歡愉,都是靠她自己自我滿足的。

說到這,廠長不禁想起顧長衛的《立春》。
全片不正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王彩玲,一個人的獨舞嗎?


《我不是藥神》,在豆瓣已經高達9.0分瞭。
但猛一看海報,一開始觀眾可能還以為是那種國產惡俗搞笑喜劇,畢竟海報上一傢人整整齊齊的咧著嘴。
但看完電影再回頭,才會發現海報的悲哀之處。
片中的每個人都在受苦,但海報上他們卻都在大笑,仔細看還有人皺著眉頭。
徐崢手裡的煙灰很長。
可以想象,當時攝影師讓他們擺出笑臉,卻一直笑不出來,一支煙的時間過去瞭,最後終於拍下瞭這張用力的假笑。
現在再看,是滿滿的心酸。

還有黃海設計的這一張,頗有一種浮世繪的感覺。
中間的藥神,手裡捏著一顆膠囊。
小小的一粒,卻讓片中這些在疾病折磨下受苦受難的人苦苦尋求,視為生命。
蕓蕓眾生,苦啊!

說到這,廠長感覺自己講述的已經不僅僅是海報瞭,而是一首首故事,一段段人生。
酸甜苦辣,離合悲歡。
而這些具有獨特藝術生命力的海報,都傳遞著最打動人心的力量,以及最有誠意的人生故事。
哪怕一個筆畫,哪怕一個細節,都能看出設計者的巧思。
而隻要有誠意,觀眾都會買賬的。
最後再重新對比那些清一色隻有大胸和美腿的爛網大,簡直是天壤之別,高下立判。
爛片,終究隻會是爛片。
就連海報,都拯救不瞭口碑。
在此隻能說,求求網大導演們放過女演員的大腿吧!
再這樣下去,行業真的被你們搞爛完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