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餓得連哭的勁都沒瞭。
看完2022年第一季度的票房後,制作人譚飛發出感慨。

疫情之下,寒冬之中,持續走低的票房創11年來新低。
上映的影片一個比一個“慘”,嚇得新片撤檔的撤檔,停工的停工。如此狀態下,院線與電影人遭受前所未有的困局。

上映中的作品,票房慘淡
據影院經理透露,每場觀影人數平均1.8人,已入不敷出。
據數據統計,已有六成線下影院因交不起高昂的場地費而無奈關門。

然而,行業寒冬摧毀的不僅僅是影院,還有各大綜藝團隊,勒緊褲腰帶已不再是秘密。
《向往的生活》衍生片《歡迎來到蘑菇屋》就因市場行情差沒錢請大咖,節目窮穿地心而登上熱搜。

《歡迎來到蘑菇屋》導演揭秘蘑菇屋中的道具都是向村民借來的
大環境影響下,2022年的綜藝市場也步入冷靜期。

國產網綜行業發展歷程表
據統計,2018—2022年第一季度,國產綜藝數量呈不斷變化趨勢。其中,2018年與2021年迅猛發展,可到瞭2022年,作品數量持續下滑幾近腰斬。
值得關註的是,與疫情較為嚴重的2020年相比,2022年第一季度的綜藝數量,也是少出22部。

2018—2022年第一季度國產綜藝數量統計表
市場不明朗的壓力之下,國產綜藝數量驟減為綜藝市場的快速發展與擴張按下暫停鍵。
市場縮小,節目數量下跌,但新老綜藝的競爭依舊激烈。
《王牌對王牌》、《奔跑吧》、《大偵探》、《最強大腦》等老牌綜藝,在擁有固定粉絲群體基礎之上穩定輸出,占著綜藝市場的一席之地。

浙江衛視春季大片溝通會手冊,僅一個衛視的綜藝項目
《麻花特開心》、《閃亮的日子》、《歡迎來到蘑菇屋》、《春日遲遲再出發》等新綜藝,憑借強大的陣容或懷舊與情感話題制造多個熱搜詞,來勢洶洶熱度不俗。

吳雅婷與前夫王櫟鑫
老牌綜藝穩居市場,萌新綜藝花招不斷,為瞭一塊蛋糕激烈batter。
就在如此不景氣又競爭激烈的市場行情下,金牌導演嚴敏,帶著他的新節目走來瞭。
01 金牌導演再操刀憑一己之力把《極限挑戰》打造成現象級綜藝的嚴敏可謂是自帶光環,他的號召力已不輸明星藝人。
新節目《新遊記》,未播先火期待值拉滿。
未曾想,觀眾還沒來得及吐槽,導演與嘉賓先不耐煩瞭。

第一期,還原《動物世界》。
明星玩傢利用初始資金通過遊戲方式賺取金幣實現財富自由,而節目組的目的是贏走他們手中的金幣,從而實施控制掌握話語權。
可事與願違,帶著“贏走嘉賓所有錢”任務的工作人員,要麼自己玩嗨瞭主動把錢給玩傢,要麼是把自己繞暈瞭倒貼錢,或者是被“美男計”迷惑忘記任務。
一輪過後,導演組不但沒有控制住嘉賓手裡的金幣,還讓他們越賺越多。
無奈之下,導演挨個下場找工作人員談話。

可千防萬防防不過黃子韜的運氣,短短時間,他就將初始資金翻倍。
眼看局勢控制不住,導演組多次更改遊戲規則。
不是臨時收利息,就是讓“黃牛”們哄抬物價,或者是提前關閉所有能賺錢的渠道,千方百計阻礙玩傢賺錢。
更過分的是,黃子韜每想出一個點子,導演組就臨時設一個規則,氣得他隔空向嚴敏放狠話。

狠話過後,嚴敏又新增“強制清零”的規則。
嘉賓破一個局,導演組就臨時加一個規則。
黃子韜急瞭,親自找導演談話,一股腦將對遊戲規則的不滿全倒出來。

在嚴敏的騷操作下,黃子韜“瘋”瞭,口不擇言接連吐槽該節目。

觀眾的反應更為劇烈。
打開評分平臺,一顆星的差評、對節目組的吐槽比比皆是,嚴敏口碑遭遇滑鐵盧。
有人說,節目拖沓“笑果”差,導演組綜藝感弱玩不起。也有人說,嚴敏有失水準辜負期望,是自砸招牌。

看完這期節目後,確實存在問題。
論節目節奏,不符合當代年輕人的快節奏口味。
論節目效果,不如《極限挑戰》來得更加猛烈。
論節目規則,雜亂無章甚至有些隨意。
論節目NPC,缺乏專業經驗且信念感差。

但若說嚴敏有失水準自砸招牌,再等等!
02 先別急著給差評淺看,節目“笑果”不佳,再看,嚴敏格局有瞭!
節目中,無論是遊戲關卡、NPC,都處處藏著玄機,透露著諷刺。一場看似簡單的拍賣會,卻將生活中常見的騙局統統融入其中。
不下個反詐app,都對不起導演。


手握資金走入拍賣交易市場的玩傢,猶如錢揣口袋的“目標客戶”,前方等待著的是無盡的套路與圈套。
如“宰人不見血”的黃牛、哄抬物價的托、中間商賺差價的代拍、坐地起價的商戶……
這些橋段,在生活中哪個沒有出現?這些騙局,哪個不是經典?
嚴敏把這些騙局統統在遊戲中還原,隻是,被騙的是明星玩傢,看熱鬧的是普通大眾罷瞭。

此外,看似誘人卻是深淵的高利貸、熟人介紹才能獲取“資源”的騙局、網絡平臺信息的隨意泄露……
再一次,將生活中常見的圈套以遊戲的方式表現出來。
面對這些套路,明星玩傢即便頭腦清醒也經不住誘惑而上當受騙,諷刺意味濃,給每一位觀眾敲響警鐘。


除此之外,嚴敏還在遊戲中講瞭一番人生道理。
沒錢就等於死、賭博就是坑、小道消息不可信、謠言隻會滿天飛……

NPC與明星玩傢的碰撞,遊戲設定與生活場景的高度還原都藏著嚴敏的用心。
交易市場就像個“殺豬盤”一環套一環,看完節目,反詐意識都增強瞭。

光從“笑果”看嚴敏,膚淺瞭,也小瞧瞭《新遊記》。
與其說嚴敏砸瞭招牌,不如說他是砸瞭日常生活中最經典的騙局,揭開瞭套路背後的陰暗面。
03 遊戲背後的深意,你悟出來瞭嗎?國內綜藝導演這麼多,為何偏偏嚴敏能打出招牌?除瞭“笑果”,還有格局。
從《極限挑戰》到《德雲鬥笑社》再到《新遊記》,在這些真人秀節目中,不難看出總導演嚴敏的格局與智慧。
一檔節目是否吸引人,與導演的眼界息息相關。

綜藝是娛樂,可娛樂分為低級娛樂與高級娛樂。
同樣是嘻嘻哈哈,前者空虛,後者思考。
如口號為“這就是命”的《極限挑戰》,在娛樂大眾的基礎之上,講清瞭“向死而生”的人生態度。

《極限挑戰》片段
男人幫互坑互嗆,在撕扯中擁抱,就是“向死而生”。
看到生命中的不美好,認識人性中的不完美,但彼此依舊能成為好兄弟,依舊能攜手前進,依舊會熱愛生活與社會以及身邊的每一個人。
看到過黑暗,卻不妨礙擁抱光明,這就是嚴敏通過《極限挑戰》給觀眾傳遞出的態度。

同樣的,“輸就是贏,贏就是輸”的結局設定,也是嚴敏對生活的思考。
輸未必就一輸到底,贏也未必就能笑到最後,就如這過山車般的人生,起起伏伏不到最後一刻不知還有多少起與伏。
輸輸贏贏對應的就是“無常”,生命是無常的,生活也是無常的,那在這樣的設定中,人們該如何去面對生命與生活?
唯有保持一顆平常心。

《極限挑戰》:輸就是贏
經歷瞭苦難與折磨,仍舊用一顆永恒的心去微笑面對這無常的生活,回過頭來再看——這就是命。

在節目中註入對人生、人性、生活的思考,也就擺脫瞭有意思沒意義的困局。像這註入思考的節目,嚴敏一直在輸出。
包括德雲社團綜《德雲鬥笑社》,節目分為上下兩集,一集是遊戲,一集是相聲。玩傢們在上一集種下什麼豆,就會在下一集得到什麼果。

《德雲鬥笑社》片段
以相聲為基礎進行展開,既傳遞瞭快樂也弘揚瞭相聲的魅力,傳遞瞭積極向上的生活觀。
節目從始至終,沒有忘記相聲的“逗”與“趣”。
雖是團建,卻加入嚴敏的生活態度,境界與眼界統統拔高。

《德雲鬥笑社》片段
如今的《新遊記》亦是如此。
在名著的人物設定,與九九八十一難的劇情設定下,嚴敏用真人在線還原出生活中的苦與難、利益與誘惑、陷阱與圈套,為每一位屏幕前的觀眾敲響警鐘。
寓教於樂,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當然,嚴敏在《新遊記》中的思考遠不止於此。
此次請來六位早早成名未經過磨難的年輕藝人,是為瞭映照“閱讀生活”的主題。即體驗普通人的日常,認識“生活”與“活著”。

嚴敏對《新遊記》的定位
未經生活苦的當代年輕人,也由這六位藝人的視角,去閱讀生活。
04 娛樂不是“愚樂”,嚴敏還是那個嚴敏高級娛樂更多的是帶來精神上的娛樂與豐富。
即便《極限挑戰》過去多年,依稀記得孫紅雷假扮走失老人,卻被陌生人多次關註的那個晚上。
那些關懷與溫暖不僅打動孫紅雷的心,還有觀眾們的心。


也依舊忘不掉在《德雲鬥笑社》中,30歲的燒餅觸景生情回想起師父的收留與培養,而抱著孟鶴堂痛哭的場景。
那一哭,是感恩,也是傳承。


而低級娛樂更多是“娛樂至死”。
為何陪伴觀眾24年的《快樂大本營》會在整改後徹底停播?
每每回憶起來都是“娜式狂笑”與當紅藝人紮堆新人全部靠邊?

《快樂大本營》:笑到打滾的謝娜
看《快樂大本營》快樂嗎?
對年輕觀眾來說,確實快樂與下飯。可這份快樂,是短暫與空虛的。
在背後沒有強大的格局做支撐,就如強行撓癢癢的機器,笑是笑瞭,卻被貼上“娛樂至死”的標簽,以及被停播的命運。

同樣的,為何選秀節目會被叫停?
毀在眼界與格局。
批量生產練習生的目的,瘋狂氪金的手段,引起飯圈亂象的行為,都是按下暫停鍵的原因。

粉絲為愛豆打投倒掉成箱的牛奶
綜藝是娛樂,但娛樂不是“愚樂”。
在大環境的影響之下,在新老綜藝的圍剿之下,嚴敏能突出重圍成為具有號召力的金字招牌,都離不開格局的支撐。
嚴敏還是那個嚴敏,你可以永遠相信嚴敏的格局。
05 大浪淘沙下,唯優質永不過時在更新迭代之快,競爭異常激烈的綜藝市場,新舊更替如大浪淘沙。現階段的綜藝市場,有突破,有局限性,唯獨優質永不過時。
重新洗牌王牌綜藝《快樂大本營》被整改停播,接檔的《你好星期六》難突圍,“獨苗”何炅心有餘而力不足,全靠嘉賓的熱度撐著。

《你好星期六》片段
另一檔長青節目《天天向上》被迫改版,“獨苗”汪涵苦苦支撐,卻拯救不瞭低迷的收視率。

整改後的《天天向上》收視慘淡
選秀時代結束,飯圈文化被重視,流水線練習生“無力回天”。
長青節目被拿下,收視低迷無力挽回,綜藝市場被重新洗牌。但留下的綜藝,也存在較大的局限性。

綜藝熱度下滑
局限性明顯國產綜藝蓬勃發展,其中的問題也越來越多。
比如,一味地保留IP卻缺乏創新的《奔跑吧》、《王牌對王牌》、《向往的生活》、《乘風破浪的姐姐》、《披荊斬棘的哥哥》等作品。
節目形式始終不變,初看有新意,久看產生審美疲勞。
比如,內容同質化嚴重的《我傢那小子》、《我傢那閨女》、《我傢小兩口》、《我就是演員》、《演員請就位》、《演員的品格》等作品。
一個IP瘋狂懟,一味的迎合大眾口味換湯不換藥,形式越拍越單一。

還有難以引起觀眾共鳴,缺乏一定深度的《你怎麼這麼好看》。
看似標新立異,實則引起反感與謾罵,評分低到2.2。

因為魔鬼剪輯被罵的《妻子的浪漫旅行》,評分也越來越低。

綜藝紮堆,但能做出新意又收獲好評的卻少之又少,該如何抓住觀眾的心打造現象級作品值得思考。
態度決定高度嘻嘻哈哈沒有質量支撐的節目已慢慢被淘汰,充滿廣告瘋狂吸金糊弄觀眾的節目已引起反感,所以吳彤導演的《王牌對王牌》第七季一經開播就飽受爭議。

《王牌對王牌》嘉賓頻看提詞器
廣告頻繁、嘉賓敷衍,評分低至4.3成七季以來最低。


態度決定瞭作品的高度,想取得觀眾的認可,靠的是作品。嚴敏能獲得觀眾的認可,取決於他的態度。
在拍攝“雞條”時,為瞭節目整體質量,他剪掉瞭諸多不順暢的劇情,其中包括鄭則仕的全部鏡頭。

鄭則仕鏡頭被剪光惹網友熱議
還為瞭讓節目更加連貫有看點,忍痛將石榴姐的鏡頭放在番外篇播出。
在拍攝第一季第一集時,他帶領導演團隊在上海與宣傳《港囧》的徐崢等人組成六對六陣營,但由於效果不佳,這一期全部被推倒重拍。

再次登上《極限挑戰》的徐崢
為瞭一部好作品,不惜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正是這幅態度他才打造出獨一無二的“男人幫”。
優質內容永不過時,即便過去多年,“雞條”仍是百看不厭,這就是觀眾最好的回饋。
如今,名聲在外的嚴敏操刀《新遊記》,他的創作初衷與態度就已定下高度與標準,所以再等等,先別急著打一星。
06 越來越多元化的國產綜藝,未來依舊可期雖說老牌綜藝形式單一造成審美疲勞,在大環境與老牌綜藝圍剿下新綜藝難突圍,但不得不承認國產綜藝越來越敢拍,也越來越多元化瞭。
當年,《奔跑吧兄弟》爆火,徹底打開瞭國內綜藝市場的大門,一時間競技類戶外綜藝進入井噴式發展。

隨著快綜藝的迅速發展,慢綜藝再掀起浪潮。《向往的生活》的成功嘗試,讓慢綜藝有瞭一席之地。

而當綜藝成為年輕觀眾生活中的一部分後,綜藝的種類不斷被解鎖。從當初滿足觀眾的初期階段,如今已到瞭懂得觀眾需求階段。
除瞭競技類與生活類真人秀外,還有推理類,如《明星大偵探》、《密室大逃脫》、《萌探探探案》、《奇異劇本鯊》等。
婚戀觀察類,如《再見愛人》、《春日遲遲再出發》、《半熟戀人》、《心動的信號》、《女兒們的戀愛》等。

歌唱類,如《閃光的樂隊》、《時光音樂會》、《天賜的聲音》等。

此外,還有職場類、表演競演類、導演競技類、搞笑語言類、體育類、文化類……

綜藝種類越發多元化
從單一的戶外真人秀,到如今的百花齊放,國產綜藝越來越懂觀眾瞭,也越來越會拍瞭。
即便受到大環境的影響,但在不斷湧出新綜藝的基礎上,未來依舊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