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莎莎
2022年春節檔紅紅火火開局之後,電影市場經歷瞭“倒春寒”,4月多部影片撤檔,影迷們的選擇十分有限。“五一”檔是傳統優質檔期,將有《我是真的討厭異地戀》《壞蛋聯盟》等10餘部新片上映,目前來看影片供給充足,影市有望回暖。

“五一”檔:喜劇元素或成“剛需”
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五一”檔影片以喜劇、動畫為主。現實題材《我是真的討厭異地戀》和動畫片《壞蛋聯盟》均有喜劇元素。
不久前,電影《媽媽!》發佈首支長預告,同時發佈一組角色劇照,影片主演全陣容曝光。該片由楊荔鈉導演、尹露監制,吳彥姝、奚美娟、文淇、朱時茂等出演,將於5月3日、4日、7日超前點映,5月8日母親節正式上映。影片講述85歲媽媽照顧65歲阿爾茨海默癥女兒的傢庭親情故事。
紀錄電影《珠峰隊長》將於5月13日上映。該片真實記錄瞭一支由普通人組成的民間登山隊登頂珠峰的全過程,拍攝時創下瞭人類已知無人機航拍最高海拔8470.2米的新紀錄。
改編自八月長安“振華”系列小說、《最好的我們》的續篇——電影《暗戀·橘生淮南》不久前發佈瞭角色海報。該片由黃斌執導,張雪迎、辛雲來、伍嘉成領銜主演,將於5月20日上映。
疫情時代,探討影院的不可替代性
北京電影學院孫儼斌老師表示,2021年中國放映市場保持穩步向前態勢,完成瞭8萬塊銀幕的建設目標,保持瞭8%的增速,占全球電影放映市場的40%,是北美銀幕數量的兩倍。此外,列入“十四五”規劃的鄉鎮影院建設也在2021年被正式提出,將為中國更廣大的觀眾提供更好的觀影平臺與觀影環境。
那麼疫情之下,院線電影到底能為觀眾帶來什麼?什麼才是小屏幕和流媒體無法取代的東西?有觀點認為,媒介的發展再度要求電影產業回歸到電影和影院顛撲不破的本質,視聽體驗是最重要的層面之一。但其實對觀眾而言,影片的質量本身仍然是最重要的因素,院線電影雖然更強調商品屬性,但尋找一種文化上的、精神層次的連接,對任何時代的觀眾都至關重要,而這不僅對電影的制作能力和放映水平提出要求,更對創作者有更高的要求,盲目堆特效的時代無論從主觀上還是客觀上都已終結。
影評人安夢指出,如果說流媒體帶來的是一種私人或私密體驗,是不需要與別人共同觀看就能獲得的共情,那麼影院最重要的就是共時性和非私人屬性。隻有真正講述大眾、屬於大眾,能夠激發討論熱情的作品,才能讓電影和影院重新煥發生機。(劉莎莎)
來源: 深圳特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