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雨涵
運河湯湯潤歲月,傢風清白傳千載。由高滿堂、黃宏任總編劇,昃文江、李洲、王利軍編劇,張新建任總導演,王濱、吳斌、郝萬軍任導演,美術設計劉勇奇,造型設計陳敏正,吳雪松擔任制片人,鞏崢、宋佳倫、李乃文、王媛可、薩日娜、嶽暘等主演的年代傳奇劇《運河風流》,將於4月29日19:30在北京衛視開播。該劇以真實歷史人物故事為原型,講述瞭民國初期以黃子榮、宋魯生、楊春早為代表的“濟寧三傑”跌宕起伏的個人與傢族命運,謳歌瞭運河兒女追求大仁大義、大情大愛、大誠大信的情懷與境界,彰顯瞭民族主義英雄氣概和熾熱的愛國情懷。

三大傢族三十年恩怨情仇
小人物大時代中命運沉浮
《運河風流》從民國初期黃、宋兩傢爭祭河神廟事件講起,跨越近三十年風雲際會的歷史變遷,以“濟寧三傑”三大傢族的故事串起諸多人物的愛情、親情、友情,描述瞭運河沿岸的華夏兒女最為真實的生活狀態與宗族結構。

劇中,既有運河沿岸紅紅火火的繁榮景象,也有“鐵路興、運河荒”的哀嘆,在時代的洪流中,有人迷失自我,有人堅守信念,有人隨波逐流,有人舍生忘死。透過《運河風流》觀眾可以看到濟寧漕運地區三大傢族的興衰沉浮,還有他們的子孫後代在運河沿岸進行不屈不撓的抗日革命鬥爭的故事。近代中國社會文化以及方方面面的發展變遷在劇中被一一呈現,中華民族頑強的文化傳承精神和生機勃勃的文化生命力也被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運河文化的基因代代相傳
辯證的眼光看待傢風傢訓
《運河風流》的故事發生在民國,那時社會動蕩,民不聊生,但就在那樣一個亂世裡,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傢風傢訓還在努力延續,還在督促、指導後人。劇中的“濟寧三傑”,分別是以“正氣傳承”為傢訓的黃子榮(鞏崢 飾),正氣凜然、清正廉潔;秉承“信義為本”的宋魯生(宋佳倫 飾),恪守誠信、貨真價實;恪守祖訓“潔身正骨”的楊春早(李乃文 飾),剛直不阿、一身傲骨。

值得一提的是,傢風傢訓是《運河風流》的魂魄和脊柱,但該劇在弘揚傢風傢訓的同時,不忘加以辨證的眼光。劇中,黃宋楊三傢敢於向傳統傢規傢訓中不合理的地方大膽說“不”,並最終打破規矩,大膽革新,也讓人眼前一亮。“立規矩”體現瞭先人的智慧與胸襟,“守規矩”體現瞭後人的道德與情操,“破規矩”則一種膽量與氣魄。對於傢規傢訓,同樣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革故鼎新,這是歷史的必然,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五年潛心創作第五次攜手
《闖關東》原班人馬再出發
眾所周知,運河文化、運河風情具有很強的地域性和獨特性,所以如果沒有深入的采風是不可能真實展現與描摹的。此次,《運河風流》的核心創作團隊,是繼《知青》《青島往事》《老農民》等經典魯劇之後,《闖關東》原班人馬的再度合作。由高滿堂、張新建、吳雪松等組成的金牌創作團隊,秉承山影制作一貫以來紮根生活,紮根現實主義創作的優良傳統,多次深入運河沿岸體驗生活,深度采訪,四易大綱、五易劇本,展現瞭對作品高度負責的精神。

編劇高滿堂的作品在思想層次上追求大精神、大境界、大情懷,而用來承載這個大字的,往往卻是小角度、小人物。他說:“《運河風流》雖然寫的是一群普通人,但他們是歷史的見證者和親歷者,在波瀾壯闊的時代大背景下,體察、關註小人物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才能讓宏大的題材更親切、更人性、更有說服力。”

電視劇《運河風流》將宏大敘事與傢國情懷完美融合,謳歌瞭中華兒女舍生取義的大無畏犧牲精神和民族主義英雄氣概。4月29日起,每晚19:30,敬請鎖定北京衛視,一起感受運河文化,見證運河傳奇。芒果TV、咪咕視頻會員每晚22:00同步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