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傢好,我是馬香玉。
沒想到,一向以敢拍敢說聞名的韓綜也有差點翻車的時候。
而這隻因一部有關「高中生父母」的綜藝。
沒錯,在繼戀綜、離綜後。
韓國又把目光放在瞭已經當父母的高中生身上。
這創意一出,立馬惹來一群罵聲。
人人都以為韓國瘋瞭。
為瞭催婚催育變得喪心病狂,什麼招數都敢用。



可等綜藝播出後才發現,大傢還是罵早瞭。
畢竟,這哪是什麼催婚催育。
分明就是勸退指南——
《長輩們不瞭解的高中生爸媽》

節目一開始,有很多嘉賓都想證明自己的選擇沒錯,展示自己的幸福。
可看下來,隻讓人看到瞭滿滿的窒息。

有一對高三當父母,如今剛滿19歲的嘉賓夫婦。

他們原以為生孩子很簡單,卻被現實狠狠打瞭一記耳光。
在孩子出生後,被發現患有橫紋肌肉瘤。
經過長時間的治療,好不容易痊愈。
可沒想到,一個月後又重新復發,並轉移到身體各處。

原本,他們的生活無憂無慮。
如今,兩人隻能每天流連於醫院,生活被孩子、治病等詞語占據。
還有一對中韓高中生父母。
男生中國人,轉學到女孩班級,漸漸相愛。

兩人房子裡空蕩蕩的,沒有任何傢具和傢電。
衣服擺放在地上,生活用品放在地上,就連吃飯也是將飯菜放在地上。

懷孕時,兩人天天秀恩愛,蜜裡調油。

可生完寶寶後,一切都變瞭。
常常因為一點小事,兩人就吵到不可開交。

節目結束後,男方還曾控訴女方想要殺孩子。
自己為瞭保護孩子,被刀誤傷。
如今,女方被下瞭禁止令,不得接近丈夫和孩子100米以內。

有的人,被逼嘗遍生活的苦。
還有人,想要逃離不幸,卻被迫循環。
節目中,有一位剛滿18歲的單身媽媽金智友。
同時,她的親媽也是在23歲成為未婚媽媽的。

因為缺乏父愛,母親又有極強的控制欲,導致金智友患有嚴重的抑鬱癥。

(場景還原)
她曾兩次拿刀劃破自己的脖子,以求解脫。
自殺未遂後,金智友兩次被母親送到瞭精神病院。

(場景還原)
等她好不容易從精神病院出來後,發現自己的傢沒瞭。
母親再婚,還有瞭兩個繼女。
在傢裡,自己儼然成為瞭最不被待見的外人。

(場景還原)
於是,她選擇退學離傢出走。
在外面打工,並認識瞭比自己大7歲的男友。
當發現懷孕後,她打電話想要向媽媽求助,卻得到嚴厲指責。

(場景還原)
而男友方面,也是要求金智友將孩子打掉。
但她固執地想要將孩子生下,為此求助瞭未婚媽媽中心。
之後,一個人經歷懷孕、生產、帶孩子、工作...

但因為一次男友上門的施暴,導致她抑鬱癥復發。

漸漸地,她開始對孩子產生抵觸情緒。
動不動就將孩子一人扔在傢,又或是拜托朋友一次次照顧。

甚至對朋友說,自己再也不想看到孩子,想要殺掉。

因為害怕,朋友選擇報警。
最後,孩子被移交到瞭兒童保護機構,並要對其提起申告...

即使是節目中最幸福的一對,也是女方犧牲自己換來的。
即將面臨高考的敏雅,發現自己懷瞭前男友的孩子。
原本都打算要墮胎瞭,但因前男友的請求,她決定生下孩子。

(場景還原)
敏雅躲躲藏藏,隱瞞瞭學校和父母八個月。
直到徹底藏不住瞭,才選擇說出實情。
可憐天下父母心。
在得知女兒懷孕後,他們的第一反應不是憤怒,而是心疼。

(場景還原)
媽媽一想到,還沒成年的女兒要一邊瞞住所有人,一邊學習到深夜。
她承受著自己當初懷孕兩倍、三倍的苦,這又怎能讓她不難過。

結婚後,男孩因為隻有高中學歷,隻能幹一些體力活。
賺得不多,兩人日子緊巴巴的。

並且,孩子出生沒多久,他就要去參加18個月的兵役。
敏雅隻能一邊照顧孩子,一邊打工維持生活。

婆傢雖待她不錯,但總把敏雅運氣好掛在嘴邊。
大姑子總說羨慕她,年紀輕輕結瞭婚,來婆婆傢還不用幫忙。

敏雅婆婆也總誇贊自己,認為兒媳命太好瞭。
下輩子,自己也想變成她。

可是敏雅的未來呢?她的夢想呢?
如今,隻有媽媽還在意。
在寶寶的周歲宴上,所有人都很高興,隻有敏雅媽媽止不住的流淚。

她看著女兒朋友們考上大學,有著無限寬闊的未來。
而自己的女兒,放著長遠的未來不選,選擇瞭一條艱難的路。

該讀的大學沒讀,該展開的人生沒展開,就連乘務員夢都被徹底埋藏…

(場景還原)
這部綜藝播出後,很多人說它狗血。
可在香玉看來,它所展現的全是當下血淋淋的現實。
據調查統計。
在2015年到2019年的5年間,未成年產婦產下的兒童總數為8081名。

平均下來,每年未成年產婦生下的嬰兒有1600名。
而在我們中國,這個數據依舊驚人。
據聯合國報告稱,中國未成年母親占全球1%。

在互聯網上,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新聞。
15歲女生學校衛生間產子。
18歲女子不知懷孕公廁內產下男嬰。
18歲女孩生完孩子住旅店,賒賬住宿三個月,獲網友捐款4萬。

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對於青少年性安全教育的缺失。
在發生性關系時,他們沒有被教育要做保護措施。
在《小歡喜》中,曾有這樣一幕:
黃磊飾演的父親告訴兒子,如果發生性關系,一定要記得用避孕套。

為此,很多網友誇贊這個父親開明,教育得當。
可同時,這種輿論風向又讓人覺得有些諷刺。
光是做到這種程度,就能被猛誇。
那麼,這說明平時大傢對性教育是有多避諱?
除此之外,還可能在於現在的年輕人想法不夠成熟。
他們把未來生活,把孩子都想得過於簡單。
以為生孩子,隻是多瞭一個步驟,多瞭一個人。
不曾想到,孩子生下來,這便是一生的羈絆。

在《親愛的小孩》中,我們就能看到很多這方面的情況。
盡管主角是成年人,有社會經驗,也有一些抗風險能力。
但面對孩子的問題,依舊是手忙腳亂,艱難困苦。

有人說,這部劇是在制造焦慮。
可他們也不得不承認,這就是一些傢長生活中的真實寫照。

生孩子,對於所有父母來說都是一道大考題。
即便是成年人,做好準備去寫下的答案,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考驗。
更何況,那本就沒有準備,自己還是孩子的高中生呢?
在這部綜藝中,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難處。
我們沒辦法斬釘截鐵地說,他們是錯的,不負責的。
但我們希望,能通過這些女孩們的經歷,給未成年的孩子們一點警示。
讓他們不再對生育抱有簡單幼稚的想法。
能夠更加謹慎地做出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