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利·庫佈裡克,人稱庫神。
凡是類型片,他幾乎拍瞭個遍,最可怕的是,大部分都成瞭影史經典,被後來者爭相效仿。



未來三部曲《奇愛博士》《2001太空漫遊》《發條橙》。
三部電影,三種思考,見眾生、見未來、見自我,將過去、未來與現在的人類的野心、欲望、去留展現的淋漓盡致。


《發條橙》中用魔法打敗魔法,最終都成瞭黑巫師伏地魔。
《奇愛博士》中的末日恐懼、狂熱分子、霸權獨裁者,庫佈裡克用一種近乎荒誕的白描手法極盡諷刺。
《2001太空漫遊》中的人類簡史、宇宙萬物,以每進一步即是科幻的反思警示人類到底是給歲月以文明,還是給文明以歲月。


還有《光榮之路》的戰爭陰謀,上層用底層的生命為自己歌功頌德。
《全金屬外殼》中的國傢機器,為瞭達到所謂的目的與利益,不惜犧牲士兵的性命、奴化他們的思想。
《閃靈》中的恐怖設定,簡單的場景、精湛的演技、傳神的臺詞,鑄就瞭歷史上最經典的驚悚片之一。

這些電影距今已有幾十年,可是一旦提起庫佈裡克,無人不頂禮膜拜。
科幻片、恐怖片、戰爭片、犯罪片、喜劇片、黑色電影等類型,庫佈裡克在每個領域用一到兩部電影為後輩樹立瞭標桿。
隻要有導演拍此類型的電影,基本都會借鑒庫佈裡克的風格,並通過學習庫佈裡克,成為這一類型片中的佼佼者。
這也是庫佈裡克被稱為庫神的原因之一,以寧浩為例來具體闡述為什麼庫佈裡克被叫做庫神。

嚴格意義上,庫佈裡克的第一部電影是《恐懼與欲望》。
但是這部電影拍的比較粗糙,技法也不太成熟,所以庫佈裡克很討厭《恐懼與欲望》,數次想銷毀膠片。

第二部電影《殺手之吻》也重復瞭類似的命運。
本來庫佈裡克想用紀實風格和超現實主義表現手法,以拳擊手和舞女的糾纏講一出悲劇,但是拗不過片方,結尾被迫改成瞭大團圓結局。
庫佈裡克本人並不喜歡這個改動,不止一次表示這不是自己的電影,與自己的設想大相徑庭。

這樣算下來,《殺手》便成瞭被庫佈裡克官方蓋章肯定的處女作。
隻是《殺手》有些生不逢時,因為那時候的觀眾更喜歡看《卡薩佈蘭卡》《羅馬假日》《魂斷藍橋》這類通俗易懂的愛情片。

在當時,這個層次的審美水平就是主流,庫佈裡克的《殺手》出來後,很多觀眾看不懂,票房和口碑並不佳。
因為《殺手》不像《羅馬假日》它們一樣,遵循的是開端、發展、高潮、結尾的時間邏輯剪輯方法,敘事大都是單線,最多雙線並行。


《殺手》中庫佈裡克打亂瞭時間線的剪輯方法,用不同角度講述同一事件,又以至少五條線交織講述故事。
那個年代的觀眾並不習慣這種超前的拍攝方式,難免會看得雲裡霧裡,一旦看電影犯瞭迷糊,該片就極有可能被評價為一般。

這也印證瞭黑澤明關於觀眾欣賞水平的那句話。
“最難的,是提高觀眾的電影欣賞水平,這需要花大力氣。而降低它是容易的,現在正是如此。
因此有必要提高他們的電影鑒賞能力,在這方面培養觀眾,這是項極困難但又有挑戰性的工作。”

幸好,時間和後來的觀眾為《殺手》平反。
隨著各類先鋒電影的層出不窮,觀眾接受瞭電影的不同敘述方式以及各異的視聽語言,《殺手》登堂入室,成為經典。
盡管《殺手》在當時不被認可,但若幹年後,昆汀、蓋·裡奇、寧浩皆學它一舉成名,也有瞭《落水狗》《兩桿大煙槍》《瘋狂的石頭》。

依照這種傳承關系來看,庫佈裡克算是他們的老師。
尤其是寧浩,將庫佈裡克的遺風本土化做得相當好,雖模仿痕跡依舊明顯,但有瞭自己鮮明的特色。

換句話說,1956年,庫佈裡克用一部《殺手》,成就瞭50年後的寧浩。
寧浩的《瘋狂的石頭》學庫佈裡克的《殺手》學的很精髓,屬於又巧又妙,有庫佈裡克的影子,但身體是寧浩自己的。

《殺手》以搶劫賽馬場兩百萬美元巨資為主線,由此產生多條支線,但這些線互有關聯,且都為主線服務。
參與搶劫的主要人物以喬尼為首的五人,還有兩個編外人員,五人中喬治的老婆是這起搶劫案的不利因素,因她導致意外死亡。
這八個人共同構成瞭《殺手》有序的多線敘事,角色與角色之間串聯起瞭趁火打劫、金蟬脫殼和枉費心機的故事。

寧浩的《瘋狂的石頭》一開頭就交代瞭四條線。
道哥、黑皮、小軍假裝搬傢公司行竊,但因違章停車遇到交警盤查,緊急關頭,一聲撞擊打斷瞭盤查。

之所以會有這聲撞擊,是因為開發商馮董的秘書四眼,在老廠長那吃瞭閉門羹。
這口氣緩不過來的他正在墻上塗寫“拆”字時,停放在路邊的寶馬被山坡上沖下來的面包車撞壞瞭車燈。

這輛面包車的主人是工藝品廠保衛科科長包世宏和三寶。
他們倆本來在車上閑聊,一瓶可樂從天而降,砸碎瞭擋風玻璃,二人沒顧上拉手剎,下車破口大罵,車子自己滑動,撞到瞭四眼的寶馬。

這罐可樂是從哪裡來的?
原來是謝小盟在纜車上遊玩,碰到瞭美麗的姑娘菁菁。
一番花言巧語,被菁菁以為不懷好意,一腳踩下去,謝小盟手中的可樂突如其來。

本來這些人之間並沒有什麼直接的利益關系,但因為這次意外都跟一塊翡翠牽連在一起。
謝小盟的父親是工藝品廠的廠長,菁菁是道哥的女朋友,四眼的老板馮董想要拆掉廠子蓋樓,翡翠的出現讓他改變瞭主意。
但是這塊翡翠卻被謝小盟偷去,作為信物拿下瞭菁菁,他倆出軌之事被道哥他們撞見,翡翠又與他們產生瞭聯系。
由此引發瞭“偷梁換柱”、“得來全不費工夫”、“以真換假”、“完璧歸趙”等巧合奇遇的故事。

這種多線敘事和多人物組成方式與《殺手》如出一轍。
兩百萬美元巨資相當於翡翠,喬治的老婆就是《瘋狂的石頭》中的謝小盟,其他人就是道哥、黑皮、馮董和國際大盜。
最後,《殺手》的結尾是除喬尼外,剩下的人都意外死亡,《瘋狂的石頭》也是如此,道哥死於非命,小軍被抓,黑皮被追。

《殺手》中喬尼因黑心商傢賣瞭他一個劣質皮箱,讓他人財兩空。
托運時皮箱掉瞭下來,錢撒瞭一地,喬尼費盡心機得到瞭一個竹籃打水一場空的結局。

《瘋狂的石頭》中也有一個黑心商傢。
嘴上說整整十米,實際卻不是保質保量,導致國際大盜麥克偷翡翠計劃沒有完成,錢沒有拿到,人還被包世宏抓瞭。


這種大同小異的意外事件造就瞭影片的黑色幽默和小人物的心酸。
《殺手》中的偷竊五人組和《瘋狂的石頭》中笨賊三人組,他們都是小人物,在現實面前,他們的經歷近乎荒誕。
他們都想通過自己的方式改變現實的境遇,可他們的努力最後都妥協瞭生活,讓他們都有著一樣心酸的結局,即欲望得不到滿足。

此外,《瘋狂的石頭》也學瞭《殺手》打破時間線的剪輯方法和多角度講述同一事件的敘事方式。
盡管多角度這種方式,黑澤明的《羅生門》更早,但《瘋狂的石頭》顯然學的是《殺手》的風格。
如《殺手》中喬尼讓人在賽馬場制造混亂,自己趁亂溜進辦公室搶劫,這個片段庫佈裡克打亂重組,多角度展現。
《瘋狂的石頭》中的開篇部分,寧浩也用瞭這種非線性敘事,打破常規時間線,不按邏輯順序敘事。

正是因為對庫佈裡克的模仿,讓寧浩將《殺手》的風格發揚光大,形成瞭寧浩自己的黑色幽默。
他後來的《瘋狂的賽車》《無人區》都是對庫佈裡克的致敬,隻是到瞭《瘋狂的外星人》,寧浩開始轉而追求市井風格。
遺憾的是,寧浩拿捏煙火氣似乎並不那麼爐火純青,與他擅長的多線敘事、黑色幽默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寧浩的下一部電影是劉德華主演的《紅毯先生》,好像又回到瞭他的舒適區,至於結果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