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冒堅持原創的791篇 娛樂和提升,我堅信是可以齊頭並進的。
接著昨天繼續盤點,我最近不務正業的快樂源泉。
躺平的快樂合集1:13部國產日韓新劇點評(非劇透向)
之前因為種種原因,入睡困難偏偏還很缺覺,所以我選擇瞭定時播放廣播劇,哄睡自己。
就此打開瞭新世界。
摸著良心說,配音演員都比很多國產劇的角色有演技太多瞭,還不費眼睛,制作又精良,不看尬演,也很好。
別說你們瞭,我自己看這份廣播劇的清單,都覺得有很明顯的傾向性。
但其實,我弱弱的說,很多好作者都去寫純愛領域,所以紮堆。
這個清單其實還有另外一個特征,才是我的喜好——懸疑探案/權謀爭鬥/激爽刺激,大部分劇情還是在搞事業,發展故事線。
不少大大的故事,都會跨界融於很多不同領域的知識,聽起來就很有啟發和收獲。
廣播劇一共11部,
每周追更中:
《犯罪心理》1-3季我的犯罪懸疑刑偵題材的閱片追劇量還挺豐富,所以略顯簡單的開掛犯罪心理,我都是當爽劇,看個快樂,驗證自己的預判。
不過這部裡很多分析和設定,引發我的思考,在當下顯得格外應景。
比如,罪犯想要從心理上摧毀正直善良,嫉惡如仇的心理分析師林辰。
所以讓他做“鐵軌問題”的選擇——有一個開關,他必須做決定,一旦結果有利於其中一邊人,也就意味著另一邊的人會死。
這就是個兩難,甚至兩輸的抉擇,不管怎麼做,都沒有好結果。
能做出所謂的價值判斷,“兩壞取其輕”的“理智”選擇嗎?
標準是什麼,罪犯“體貼”到力求盡可能涵蓋,相對公平:
人數多還是少;把人分為三六九等,考慮所謂的條件,地位,和對社會以後的貢獻度;人的善惡好壞,有沒有犯罪;他是否發出求救呼聲,極力想活下去;他是否有強烈的活下去的意願,還是不願意犧牲別人,寧可自己承受。破壞規則,破壞公共利益的自私的多數人VS犧牲放棄少數遵守規則,明辨是非的少數人,怎麼選?上述條件全部雜糅之後呢?
如果有選擇權的不是林辰一個人,而是更多普通人,所有的大眾呢?
這些類似的場景,討論,兩難,都在真實發生。
我可能沒有決策權,但我至少可以保有自己的預判,觀點和應對。
爽劇必備的男主要素很齊全,智商,武力值,財富,地位,權力,顏值,正義感,同理心,有情趣,可愛軟萌的瞬間。
然後萬事俱備的情況下,小分隊有條不紊,專門打擊資深變態,多好。
就連亦正亦邪的重要配角都很圈粉——趙爵。
寵物都是壕級別的獅子——可愛的裡斯本和後面的小白獅子,配音太抓人瞭,我晚上聽到都不舍得睡,心都化瞭。
非常經典的小說。不過我至今沒開始讀。
小說又長,框架也大,還是想保護視力,所以我覺得追廣播劇,也挺好。
一位忍辱負重,一己之力替傢族平反的美強慘,和《瑯玡榜》林殊一樣。
一位假裝紈絝子弟的蟄伏精英,霸氣又清醒,張揚又機智。
這兩種人設精準戳中我的喜好。
兩個聰明人勢均力敵的對弈,相愛相殺,多帶感。
我不熱衷看宮鬥宅鬥,尤其是無數個女性角色,為瞭一個男人你死我活的後宮向。
情感上,我就覺得不必要,因為我現在在親密關系中取得的安全感,都是源自自己。劇情上,所謂的腹黑手段設定也很初級,就更沒必要瞭。
我是絕不會翻開所謂的腹黑學成功學作品的人(好的歷史人物傳記除外),所以在這種格局開闊的作品裡,感受一下陰謀陽謀也挺好。
薑sir傾國傾城的聲音,太貼沈蘭舟瞭,真的讓人很享受。
繼續刑偵推理。
真的很喜歡小費總這種帶感的病嬌設定,破碎脆弱的致命美感。
他整個人就是一個矛盾體,有點厭世,又很堅韌,有自己自成一派的人生哲學。
在世俗底限瘋狂試探,但又有自己的原則,是非觀,這種大膽設想才過癮。
很多案件本身的尺度,真的可以照進現實。
比如蘇傢祖孫三代的故事,吳某凡時期我就忍不住聯想起來。
總之,就是經典。
配音選角有些拉垮,甚至含混口齒不清,有些影響觀感。
所以我還是把小說來瞭一遍。
懸疑題材,最重要的快樂,就是還能充滿好奇心,猜測兇手和犯罪手法的案件。
因為實在積累太多瞭,很多套路一聽就懂。
有一部分案件,如果還能具備出乎意料,打破三觀的新鮮感,實屬不易。
我非常喜歡費渡和江停這樣氣質清奇,思維縝密,腹黑機智的病嬌小哥哥。
脆弱又堅韌的美,誰能拒絕呢?
P大,Priest的作品最吸引我的,就是他的故事裡跨行業,跨領域的融合,恰到好處,又有深度。
《殘次品》發生在未來一個近乎烏托邦的理想世界,但又不是表面上的風平浪靜,暗潮湧動。
它構架瞭一個全新的時代,在技術的絕對影響之下,整個社會形態都變革瞭。
有一個很重要的設定——
你的大腦可以隨時接駁任何設備與人工智能,人的潛能被加持放大;
但同樣地,也失去瞭隱私與自由,入侵和控制更加容易。
新的標準之下,人又有瞭新的三六九等分類,所以自然有瞭“殘次品”人類。
作者給瞭這群被淘汰遺忘的群體一個特殊的光環,劣勢也能變成絕地反殺的優點。
科技過度進步,可以解決一切生存問題和困難,人類不再有悲歡離合,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都可以被控制,真的就是一件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嗎?
我更傾向於,這個世界唯一確定的,就是不確定性。
沒有完美的技術,沒有絕對好的事情,一定會引發新問題,變革就會有犧牲取舍。
犧牲少數,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不能是長久之計,更不是完全的解決之道。
一個完善的社會對個人應該有的健康的影響,個體可以通過身份建立和情緒管理,平視自己也平視他人,珍惜自己,接受社會支持,也成為他人的社會支持。
這份同理心,不是多餘無用。
因為我們永遠都不知道,哪一天自己就會成為某種標準之下的弱勢群體。
可能就是因為我不愛動,運動細胞也一般,所以格外喜歡肢體開發很厲害的人。
比如舞蹈,格鬥,極限運動等等。
殺戮秀,就是戰鬥力被無限放大的生存遊戲,下城人踏過屍山血海,爭取一條活路,簡單粗暴的世界裡的生存法則,弱肉強食,冷血殘酷。
逃離現實的消遣,當然要盡可能遠離生活裡會遇到的種種,才更有意思。
我更想把自己暗黑的想法,都留在虛構的想象世界裡,現實裡還是要正直陽光善良,不辜負每一天。
理由同上。
因為我日常幾乎不玩遊戲,所以這種遊戲領域的作品,對我都充滿新鮮的快樂。
不搞愛情,好好玩遊戲的葉修,淡定坦然,拿得起放得下,這才是大神的氣度。
能讓遊戲小白,明白劇情,get到遊戲讓人上頭的點,用娛樂作品的方式,展現電競的策略,技巧,佈局,在我眼中就是不錯的作品。
我就是通過《穿越火線》《你是我的榮耀》搞清楚瞭幾種遊戲。
《全職高手》的動漫版也很過癮。真人劇版有空也會試試的。
我之前推薦過,動漫版。
真的很精美,喜歡玄機的建模美感,一些融合瞭傳統文化的美輪美奐場景。
希望他們有錢,能拍就多拍幾季。
等到的時間裡,廣播劇很安慰,質量很高,後期感人。
幸福的5部國漫追番:天寶伏妖錄,天官賜福,下一季安排!
這兩部原作我都沒看,所以就耐心慢慢聽。目前還屬於開頭,但是感覺都不錯。
能被選中影視化的作品,原著肯定是不差的。
電影
按計劃,我本該在一個半個月的長假裡,讓身心都在路上。
結果傢裡蹲瞭。
踏著點還去電影院包場看瞭《新蝙蝠俠》。
少瞭熱血沸騰,心如止水無功無過的爆米花大片,時不時和好姐妹在意外包場的電影院裡各種調侃裡面的細節,女主身材真好。 所以就略去不再推薦。
選擇看的電影,都是畫面養眼,清新治愈,聊以慰藉不能旅行的痛。
兩部都有樹木希林奶奶。
承包普通女孩治愈故事的黑木華,記錄十幾年來,和茶相處的日子。
日本茶道就是從宋朝四雅事的點茶而來,各種講究的細節,倒不必過度追求極致的完美,我更喜歡的是那種,學會將自己放空的能力,不管是去精進茶道,還是其他愛好。
很想松浦彌太郎的風格,雖然平淡,但是一樣有滋有味。
默念日日是好日,回過頭來繼續渡劫。

爺爺奶奶可愛,導演和團隊淘氣的童心未泯。
已經94歲高齡的畫傢熊谷守一,和妻子一直住在被自然環繞的小院子裡,愜意享受生活每一天。居然還會被打破平靜,因為隔壁要平地起高樓,陰影籠罩住院子裡的植物,它們將面臨死亡。
這部電影真的在展示,觀察的藝術。
當我們想要慢下來的時候,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美好的鏡頭裡,真的會明白,生命裡真正能夠帶來樂趣的東西,和金錢沒有必然的因果聯系。

又來一遍的經典電影,真的太想出去玩瞭。
我看到時候,都在鼓勵自己,積累到一定程度的平庸日常,我可能會有更刺激的顛覆和爆發~~~
希望那時候的我,還擁有稀缺的勇氣。
開工大吉!2022開年打氣爽劇,熱血電影11部

綜藝
《瞭不起!舞社》我看愛豆無條件要看跳舞,除非長相蓋過一切,對舞蹈的欣賞水平也被不斷拔高。
而且異性相吸,所以一部女孩子的選秀,我的眼裡心裡還是隻有男導師, TEN和贊多。
16年剛出道的TEN在《Hit the stage》第一支舞,黑祭祀主題,驚為天人,愛情開始的地方。
然後就一直關註他舞蹈,人群當中我一定能找到他,因為balance實在太到位瞭。
我在20年盤點喜歡的綜藝時,就覺得他很有希望成導師。預言成功。
“這就是街舞3”刷屏,神仙打架綜藝推薦合集
去年創4世界的參差,連續三屆House街舞世界冠軍贊多的身體素質,表現力,又是愛情開始的地方。
他的中文進步也太快瞭。想想我的半吊子日語多年沒有長進,慚愧。
在世界的參差中尋找快樂:力丸,我的創4one pick
我希望他們上《這就是街舞5》的願望,算是破滅瞭。
他們的分量也比較少,畢竟這是一部聚集女孩子和女舞者的選秀綜藝,定位如此,就不必太糾結女孩子們的實力,公平與否,人設假不假。
這不都有套路嘛。
有趣青春的小妹子,有能力的女舞者,也沒有鼓吹雌競和焦慮,一派和氣,看看已經具備實力的,也挺好。
五一長假,我整整手洗瞭三天衣服(誰讓我衣服真絲和羊絨為主),期間配合手下有規律的枯燥動作,放著廣播劇和音頻版的《圓桌派》。
聰明大腦的交流確實不錯,話題也選得不錯,對於其中一部分觀點,我也保留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沒有全盤接受,證明我還有自己的判斷和思考,邊洗邊想,如果是我,怎麼表達自己的不同見解。
說實話,大傢總說追劇是人類進步的滑滑梯,可能一部分原因,是我們一直在被動的接受投喂的內容,尤其三俗降智沒營養,又殺時間。
其實好的文娛作品,配合自己的思考,又能娛樂,也有所得,
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調劑生活,放松身心,與其無所不知,不如無所不思。
娛樂和提升,我堅信是可以齊頭並進的。
明天繼續書評,希望大傢別覺得乏味枯燥。
作者:小冒,年讀120+本書,兩大視頻網站入駐作者。
用刻意練習寫出多平臺50w+,用愛發電。立志通過寫作改變人生,堅持工作、娛樂、閱讀、寫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誤。
願意寫深度思考劇評+書評的娛樂生活雜博。
讀書賬號@蕓淡風傾愛讀書,影視劇評賬號@蕓淡風傾。
其他@蕓淡風傾,[email protected]蕓淡風傾_紫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