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美的舞姿翩翩起舞,甜美歌兒一首接一首。5月12日,筆者在正安縣鳳儀街道北苑社區城南新天等區域耳聞目睹到,在該地約3000平方米的一塊壩壩內,在東門、南門、北門和西門的一個個大大小小廣場上,在每一個單位的會議室裡,每天清晨和下午,都有都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市民和單位幹部職工,跳起歡樂的舞蹈,唱起甜美的歌兒,打著快樂的撲克,吹起嘟嘟的鎖吶,彈奏著悅耳動聽的吉他,使縣城市民的娛樂生活生機盎然,呈現出一派祥和美麗的風景,讓“跳、聽、彈、來”四字娛樂豐富市民精神生活。

跳,妹妹,我們跳一曲舞吧,好,我放好包馬上就來與你一起跳,一個叫鄭節生的男舞伴伸出手向一位女舞伴邀請道。
隨後,歌曲響起,兩組雙人舞蹈隨即展開。在跳舞現場,這些退休的幹部,從鄉下來縣城定居的市民,他們彼此融合在一起,翩翩而起的舞姿迎來瞭縣城區眾多人員駐足觀看,這些跳舞的一個個平臺把市民緊緊團結在一起,使市民生活得很和諧,同時,也讓市民鍛練瞭身體增強瞭體質。

聽,幾名坐在凳子上的男女市民,手持長長的鎖吶,吹響“三大紀律八項註意、東方紅、春天的故事”等紅色歌曲,吸引瞭很多歌曲愛好者觀賞。鎖吶吹出的旋律,悅耳動聽,令逛街的市民陶醉,使縣城顯得朝氣勃勃。他們吹響的紅色歌曲,傳向縣城區各個角落,傳向縣城千傢萬戶,為宣傳紅色文化起到瞭助推作用。

彈,在離吹鎖吶不遠處的融媒體中心辦公樓上,星期二的下午,一群新聞工作宣傳者,一個個抱著吉他,左手指按著吉他上的一二三“品”,右手彈著吉他的“弦”,一邊唱小星星歌,一邊彈奏小星星歌曲,他們彈出的吉他旋律,從窗戶傳出去,常常見到市民駐足傾聽。據瞭解,為瞭讓吉他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鄉村,從今年5月份開始,每一個星期,縣直的每一個機關單位都要安排周二工作完成後的下午,專門請來音樂教師教幹部職工彈吉他,因此,近段時間的下午6至7點鈡,你站在縣城區高樓上,都能聽到幹部職工彈吉他的音符,把“吉他之鄉,音樂之城”凸顯得非常完美,真正把正安縣城打造出瞭一個遠近聞名的“音樂美城”。

來,我們一起圍著打一盤“撲克”,在城南新天的一棵桂花樹邊,一群從鄉下來縣城定居的老人吆喝道。筆者在那裡巡視一圈,有四人圍著打“大二”的,有六人圍著打撲克“升級”的,還有人圍著打“戳牌”的,他們玩得特別開心,玩得非常自信。不管是玩耍的那類“牌”,打贏的方總是笑逐顏開,打輸的方還要抱拳祝賀,呈現出一個團結和睦的大群體。
據瞭解,今年以來,為瞭使市民精神生活上不滿足不充分的矛盾逐步得到解決,縣委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辦在全縣基本滿足市民物質生活的基礎上,在精神文明生活上大膽創新,從市民喜歡什麼娛樂引領什麼娛樂方式著手,為市民提供舒適的空間場所,讓市民朝著健康的娛樂方式發展,使他們共同處在一個和諧共生的環境裡,用“跳、聽、彈、來”四字娛樂把市民緊密團結在一起,創建出瞭一個和諧美好的大傢庭。(正安縣融媒體中心 駱書友)
【來源:貴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