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陣子小視介紹瞭咱們的童年神綜《爸爸去哪兒》,大傢對這些萌娃討論不斷,熱火朝天。
不過,在這眾多萌娃中,小視註意到瞭一位——康康。


節目裡胡軍對兒子的提及隻有一個字,酷。
現在,康康成功將這種酷貫徹到底,演變成瞭大傢心目中的“軍生我未生,康生我已老。”


胡軍,憑借著粗獷、充滿雄性魅力的特質,奠定瞭觀眾心中的硬漢形象。他身上具有的宛如江湖人士的“正氣”,充滿瞭男人味。
但今天小視想講講,拋開那些豪邁、霸道的氣勢,胡軍那些不合主流認知、更加細膩的一面。


硬漢也“叛逆”
胡軍是軍人傢庭出身,他的父親是一名海軍,在不滿二十歲的年紀,就參加瞭抗美援朝,扛過槍,打過仗,背過傷員,立過三等功。


母親同樣是一名空軍,就連姑姑也是陸軍,簡直就是海陸空全集郵成功。
在這樣一個本應該像軍人般紀律嚴明的環境下,胡軍的不合傳統卻與日俱增。
卸下軍裝,父親胡寶善還是上世紀六七十年著名的歌唱傢,母親作為一名話劇演員,曾就職於北京空軍文工團話劇演員。


優越的文藝世傢下,胡軍本有機會當歌唱傢,但他卻反其道而行之。
小時候,胡軍就為瞭躲避練琴,偷偷使壞,故意把琴弦扯斷。
高考時,依舊對演唱的興趣不高,原本的願望是考入人大新聞系,成為一名記者。
怎料天不遂人願,高考前的胡軍因為一場大病,直接影響瞭自己的學業。
外形條件優越的胡軍,決定報考中戲。


結果自然是被錄取瞭,胡軍叛逆瞭一整個青春期,卻因為父母親的培養,在一首《我的太陽》的演唱下被老師選中。
傢庭的束縛又無形中幫助瞭胡軍走向瞭正確的路。
少年的那些不情願,最終兜兜轉轉,到達瞭那些本就屬於他們的地方。
比如因傢庭的影響,最終讓觀眾記住胡軍的,還是他身上自帶的“正氣”與“俠義”。
2000年,張紀中版的《笑傲江湖》開啟選人,彼時還默默無聞的胡軍,聽到這個消息就趕來面試。
但張紀中覺得他身上的男子漢氣質很濃厚,還帶有些狼性,與令狐沖不合。
便留下一句話:這一次的角色你不太合適,但如果以後拍《天龍八部》的話,就讓你來演蕭峰這個角色。
對於張紀中的想法,胡軍一開始並沒有往心裡去,以為隻是拒絕的客套話而已。
兩年後,這個早已聞名的大導演主動給當時在娛樂圈籍籍無名的胡軍打來瞭電話,邀請他出演蕭峰。
這一承諾,成就瞭2003年版經典的《天龍八部》。


胡軍扮演的蕭峰,豪氣十足,高大魁梧,與原著中的形象描述十分吻合。
但同時,又演出瞭一個英雄的復雜性。
一路走來,他在命運的際遇中體悟到瞭心系天下的寬厚之愛,進而從殺人如草芥,轉變為放棄武鬥,卻最終斷箭入胸自殺而死,演出瞭書中最復雜、最代表人性的部分。


一時間,胡軍聲名大噪。
而這之後,胡軍又扮演瞭各式各樣的英雄,成為瞭硬漢專業戶。
《雪中悍刀行》中扮演一代梟雄北椋王徐驍,表面上他是一個殺伐果斷的野心傢,實際上卻是心系天下、擁有大義的王者。


《長津湖》裡,他又化身炮排排長,護犢心切略顯“爹味”卻在關鍵時刻“主動”壯烈犧牲。


少年終成大俠,但少年在成為大俠的路上,不隻是目標清晰,也有少年心氣,這才是英雄永恒的魅力。

硬漢也可以美麗
談及娛樂圈人(男)人都愛的男人,胡軍算一個。

陳道明直言想和他拍戲,下部戲取名為《綠宇》;


硬漢吳京看見他,立馬化身小鳥依人狀,硬漢形象全無;


任達華更是直言想跟他談戀愛。


娛樂圈硬漢看見胡軍本尊都得秒變乖巧,堪稱硬漢收割機,不夠“硬”不收。
但這種充滿男人味、皮膚略帶粗糙、像從原野中奔向你的漢子胡軍,早年也是個嫩得出水的小鮮肉。
說到這兒,就得提及一個人,孟京輝。
也許你對這個人很陌生,但你絕對認識他合作過的演員:郝蕾、段奕宏、袁泉......這些人如今都以演技超群而打動觀眾,但他們全都是孟京輝話劇的那些演員。
胡軍,到瞭大學也沒安分,跟著導演孟京輝做著先鋒話劇。
1991年,孟京輝的畢業作品《等待戈多》在中央戲劇學院四樓小禮堂演出,由胡軍和郭濤主演。
彼時的胡軍梳著大背頭,穿著西裝卻忽現肌肉的打扮,在這次演出的加成下,有股古希臘雕塑般的美。


胡軍備受人們喜歡,還因為他對於角色、對世界的多樣性,抱有一種寬厚的態度。
早在上個世紀,胡軍就拍攝瞭同性題材的影片《東宮西宮》。
在這之後,又與劉燁搭檔演繹《藍宇》,成為一代影迷的意難平。


對於這種稍顯敏感題材的拍攝,恰恰是這個傳統男人最具溫柔的一面——對他人的包容。
包容這世界上的任何一種情感。
“隻要他們願意,隻要他們有這份擔當,我覺得沒什麼不可以的。”


包容觀眾入戲太深的情感。

說來也很神奇,這樣一個看起來硬漢十足的男人,卻因為對角色的細膩把握,被粉絲熟知喜愛。
其實當年,《藍宇》的導演關錦鵬正是看中他掩藏在外表下的柔情,因而敲定瞭胡軍。


他俊秀的皮囊下,是一顆美麗善良的心。

越硬漢越愛傢
人們似乎默認男人的情感應當是隱秘的,事業是他們的主要奮鬥目標,但能將一切處理得很好的男人,傢庭在他們心中,一定是占據很大部分的。
胡軍便是如此。
他很傳統。
所以知道女人對求婚的重視程度。
1999年,在意大利羅馬廣場上,他單膝跪地,手拿紅玫瑰,如同中世紀為愛堅決的騎士般,向互為初戀的盧芳求婚。


所以知道婚姻中相濡以沫的重要程度。
二十三年,育有一兒一女的老夫老妻,還是會在兒女熟睡之後,交流感情,在簡單的日常生活中用愛抵抗時間的平庸。


他又似乎沒那麼“傳統”。
所以他懂得婚姻中知錯就改、互相體諒才是關系長久的秘訣。
結婚第二年,盧芳懷孕瞭,或許是因為懷孕,而且剛結婚就少聚多離,盧芳經常打電話發脾氣。
愣頭青胡軍也對著妻子大吵大鬧。
奇怪的是,倆人一見面,就好瞭。後來胡軍才明白,其實妻子需要的是他的陪伴。
因此盧芳生完女兒後,胡軍一有空就帶著她們來劇組,給予她安全感。
愛情是最最誠實的情緒表達,但婚姻卻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他便是在這“第一次為人夫”中體悟到瞭妻子的不易。


對於女兒,他一直是個女兒奴,經常出門的衣服都要詢問女兒的看法。
但對於兒子,他卻延續瞭“傳統的硬漢教育”。
直到他們參加瞭一檔我們所熟知的綜藝——《爸爸去哪兒》,這種相處模式逐漸改變。
前幾期,父子倆“肉眼可見的別扭”。其實就是些心裡話沒說明白,太多“我認為的東西”。


胡軍問康康是不是覺得爸爸隻愛姐姐,不愛他。康康的委屈難過化成瞭一個沒有掩飾的“嗯”字。
胡軍一反常態,將自己對兒子的愛傾吐出來,告訴康康自己非常愛他,隻是想讓他有男子氣概。
當晚,康康終於“發泄”瞭心中的苦悶,在得到瞭父親肯定的愛的回答時,小小心靈終於舒展瞭開來。
我們見過太多影視作品與傳統的父親的隔閡,因為這些未說出的愛,直到將死之時才能和解。
硬漢也許不善言辭,但在該出手時一定得力挽狂瀾啊。
電影《春潮》,封面有這麼一句話:“你和母親的關系,就是你和世界的關系。”放在傢庭的任何關系上,其實也同樣如此。


胡軍跟傢庭的關系如此和諧,也是他本人與世界的相處方式如此自洽的原因吧。

發現沒?不是說你夠糙就能躋身硬漢行列裡瞭。
真正的硬漢,是在應有的年紀承擔自己的責任,在他人不同時對他人溫柔以待。
粗中有細,在毫無防備時幾句話就直戳你心。
娛樂圈想走“男人”路線的,也不少,可稍有不慎就會略顯“油膩”和“爹味”。
這唯一的區別在於,不為硬漢而硬漢,而首先是要成為自己。
這一點,胡軍做到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