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傳奇猩探
編輯|傳奇猩探
考過高富帥,未來很精彩。
普通人實現階層跨越,高考是最公平的一種方式。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有人靠這條路改寫命運,有人靠這條路,走進娛樂圈。

別看明星們表面風光,他們曾經也是高考大軍中的一員,經歷過常人經歷過的辛酸,甚至比普通人更難。
今天,傳奇猩探就為你盤點10位明星的高考血淚史。
第1位:導演李安,差0.6分落榜。
網絡段子說:考不上大學的當老板,大學畢業的當職員。
這個段子放在娛樂圈貌似也同樣合適。
縱觀娛樂圈,當演員的,很多是中戲、上戲畢業的,當導演的,基本都是高考落榜的:
比如叛逆的薑文,比如恰好趕上77年高考恢復的張藝謀,再比如玩世不恭的馮小剛,無一例外,都經歷瞭高考落榜。

臺南一中畢業的李安也經歷瞭高考落榜,而且是連續兩次落榜。
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李安第一次高考,差瞭6分落榜,復讀一年後,僅僅差瞭0.6分,再次落榜。

在一次采訪中,李安談到自己當年高考的痛苦經歷,無奈地說到:
“連續兩次高考落榜,對我們全傢來說簡直就是世界末日,完全沒想到這種事情居然會發生在我的身上。”

雖然兩次落榜,但是李安的學習成績並不差,因為李安的傢庭非常重視對孩子的教育,他的父親還是當地中學的校長。
兩次落榜後,如果李安當年選擇瞭放棄,那恐怕今天影史上就少瞭一位知名導演。

兩次落榜後,李安繼續復讀,終於在第三年考上瞭美國伊利諾大學,並選擇瞭戲劇電影專業,終於實現瞭自己當導演的夢想。
第2位:影後鞏俐,因牙齒醜差點落選。
影後鞏俐的高考經歷更加傳奇。
1983年,18歲的鞏俐參加瞭人生中的第一次高考。
鞏俐從小的夢想就是立志當一名演員,所以她不顧傢人反對,選報瞭山東師范大學的藝術專業和曲阜師范大學的藝術專業。

但是因為分數不夠,鞏皇的第一次高考遺憾落榜。
復讀一年後,鞏俐再次選報山東師范大學的藝術專業,又一次落榜。
兩次落榜對鞏俐的打擊很大,眼看一代鞏皇就要被高考埋沒,這時一個貴人出現。
朋友告訴鞏俐,報考藝術學校,要有專業的老師輔導才有可能通過。

於是鞏俐想方設法找到瞭濟南軍歌舞團的尹大為。
鞏俐找尹大為是毛遂自薦,鞏俐的才氣和誠意打動瞭尹大為。
在尹大為的神助攻之下,1985年鞏俐第三次參加高考。

因為前兩次的失敗,第三次高考,鞏俐非常不自信,打算選報山東藝術學校。
尹大為知道後非常生氣地說道:
“我教出來的學生,怎麼能報這種學校?要報就報考北京的央戲。”

這一次,鞏俐發揮得很好,但是在考試結束後,考官告訴鞏俐說,她的虎牙太過明顯,有些瑕疵,可能會影響將來的舞臺形象。
聽到考官這麼說,讓鞏俐的心裡涼瞭半截。
但鞏俐的專業成績很好,最後還是以第三名名次被央戲破格錄取。
第3位:宋丹丹,因愛情,從學霸變“學渣”。
有人想考考不上,有人卻是能考上卻“自毀前程”。
喜劇女王宋丹丹就是這麼另類的一位。
要說宋丹丹的學習成績,那絕對是名列前茅的。
宋丹丹出身書香門第,父親也是教育行業的名人,傢教很嚴。

從小學到高中,宋丹丹的成績讓傢人完全不用操心。
再加上宋丹丹是北京戶口,她高考那年,剛好又是高考制度恢復的第二年
天時、地利、人和,可謂是全齊瞭。
然而就在宋丹丹高三那年,一個人的出現,打亂瞭宋丹丹的人生軌跡。

這個人叫袁鋼,是一名退伍軍人。
袁鋼退伍後剛好趕上高考制度恢復,他想重回校園,考大學,被分到瞭宋丹丹的學校。
高大威猛帥氣的袁鋼馬上引起瞭宋丹丹的註意。
那時候的宋丹丹19歲,情竇初開,心中小鹿亂撞。

為瞭追求袁鋼,宋丹丹主動出擊,她給袁鋼寫瞭一個小紙條:
“我恨你,高考在即,因為你,我卻沒辦法專心學習,我要轉學”
這個欲擒故縱的辦法果然奏效,袁鋼打算找宋丹丹談談心。
這一談,宋丹丹徹底身陷愛情泥潭不能自拔,成績直線下滑。

那一年高考,宋丹丹落榜,袁鋼卻考上瞭北大。
復讀一年後,宋丹丹隻能考瞭一個人民藝術學院的演員培訓班。
後來,兩人相戀5年,袁鋼出國發展,宋丹丹無奈隻能與其分手。
第4位:王志文,考試前出車禍,躺著上考場。
別人高考落榜流淚,王志文卻高考“流血”。
別人走著去考場,王志文卻是躺著進考場,這是怎麼回事呢?
王志文是個60後,出生於大上海,這孩子從小就機靈。

王志文的父親去世得很早,全靠母親一個人把他拉扯大。
王志文學習爭氣,中學時期就讀於宜川中學,值得一提的是,後來的飛人劉翔也是這個學校畢業的。
按照王志文的文化課成績,考上演藝類大學完全沒有問題,但是意外卻出現瞭。

1984年,王志文參加高考,但是那一年,上海考生的專業課的考場卻被安排在瞭成都。
遠隔千裡,路途遙遠,關鍵還花錢。
王志文傢裡窮,但是母親還是給瞭他200塊錢作為趕考路費。
錢到位瞭,王志文卻倒下瞭。

6月22日,距離高考7月9日還差17天,王志文在上海騎自行車被車撞瞭。
性命無憂,但是腿部嚴重骨折,醫生果斷地告訴他,考試是沒戲瞭,隻能等明年瞭。
王志文不答應,他霸氣地說道:
“我就是爬,也要爬到成都的考場去。”

看兒子這麼堅定和悲壯,王志文的母親找來親自朋友幫忙,帶著傷病的王志文趕往成都。
於是,1984年成都的某高考考場就出現瞭神奇的一幕:
四五個小夥子抬著一塊木板,上面躺著的就是後來成為演藝圈男神的王志文。

王志文就這樣躺著進瞭考場,還被單獨安排瞭一間教室。
後來王志文果然不負眾望,他的成績是那一年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的第一名。
第5位:胡軍,因肺炎,陰差陽錯成演員。
王志文斷腿也要堅持高考,實現演員夢想,而胡軍成為演員,卻並不是自己的意願。
要論出身,胡軍的傢庭背景絕對不一般。
胡軍天生就有藝術細胞,他的父親叫胡寶善,一級演員,而且是歌唱傢,音樂協會的會員。

胡軍的母親也是話劇團的演員,有這樣的傢庭環境,按理說胡軍走演藝道路最合適。
但是胡軍的夢想卻是當新聞記者。
當記者,就要選報新聞類專業,文化課成績必須要好。

高三時,胡軍的成績也還不錯,不出意外的話,考個像樣的大學應該沒啥問題。
但意外還是發生瞭。
備考階段,胡軍不幸身患肺炎,入院治療,備考進度被耽誤。
這樣下去,考個名校幾乎不可能,胡軍萬分焦慮。

這時,有人建議他走藝術類專業,這樣的話,他的文化課成績是沒問題的。
再加上胡軍從小受父母的影響,有一些表演基礎。
就這樣,胡軍就放棄瞭當記者的夢想,選報瞭央戲,最後被成功錄取。
從此,胡軍陰差陽錯地成瞭一名演員。
第6位:夏雨,考試前演戲,考試後繼續演戲。
有的人想通過高考,實現夢想,成為一個演員。
相比之下,夏雨是幸運的。
因為他在高考前,就已經開始演戲瞭,而且是主演。
但同時,夏雨也是不幸的,因為這次演戲,改變瞭他的人生軌跡,這是怎麼回事呢?

想必大傢還記得薑文導演的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主演的男孩正是夏雨。
夏雨出演這部電影,也純屬意外。
那時候夏雨才17歲,還隻是一個高中生,沒有任何表演經驗。

當時薑文籌備《陽光燦爛的日子》,正在從民間挑選主演的男孩,夏雨的父親就把夏雨的照片送到瞭劇組。
看瞭夏雨的照片,與薑文小時候頗為神似,於是就被選中瞭。
毫無表演經驗的夏雨居然在這部戲裡表現出色。

夏雨靠這部電影奪得瞭三項知名電影節的最佳男主角,被網友們戲稱為“三料影帝”。
但同樣因為拍這部戲,夏雨耽誤瞭高中學業,選擇文化課考試,估計是不行瞭,他隻能選擇瞭報考藝術類院校。
最後,夏雨成功被央戲錄取,畢竟人傢是影帝。
第7位:黃磊,理科天才,卻被父親安排到文科班。
在娛樂圈,別人稱呼黃磊都叫他“黃磊老師”。
黃磊確實擔得起“老師”這個稱呼。
首先是因為黃磊確實當過22年的老師,他教出來的學生遍佈娛樂圈。
其次是因為,黃磊上學時期就是個學霸。

黃磊的父親叫黃小立,一級演員。
受到父親的影響,黃磊也很有演戲天賦。
但學生時代的黃磊,卻是個妥妥的理科天才。
尤其是他的化學成績,拿滿分是經常的事。

按照這架勢發展,黃磊應該會成為一個科研工作者。
但是他的父親卻不答應:
“自己是演員,兒子最好也是演員。”
於是在父親和班主任的“密謀”之下,黃磊從理科班轉入瞭文科班。
高考的時候,黃磊選報瞭藝術類專業,輕輕松松考入北京電影學院。
第8位:胡歌,不能違背父母意願,先考央戲,再考上戲。
中國娛樂圈科班出身的頂流藝人,要麼來自央戲,要麼來自上戲。
雖然是表演類藝術學校,但要想考進這兩所學府同樣非常不易。
比如央戲,2020年表演類專業的錄取率隻有0.44%。

有的人能考進其中一所已經是謝天謝地,演員胡歌卻把兩所高校都考進去瞭,這又是為何?
胡歌出生於上海市徐匯區,2001年參加高考。
他的志向是要考取央戲,因為央戲是表演類專業排名第一的學校。

他成績優異,表現出色,不但考上瞭央戲,而且名列第二。
其實是第一,因為名單上的第一名是一個保送生。
別人傢的孩子如果考上瞭央戲,傢人巴不得擺上宴席慶祝一番,而胡歌的父母卻很不滿意。

原因隻有一個,他們不想讓孩子跑到北京去上學,因為離傢太遠。
排名第二的上戲就在上海傢門口,為什麼要跑到北京上學,胡歌的傢人實在想不通。

於是胡歌不能違背傢人的意願,隻能又跑到上戲參加瞭一次表演專業的面試。
這一次,他又被錄取,而且是第三名。
這一波操作,真是令人羨慕不已。
第9位:馬嘉祺,考場成秀場,數學25分。
上幾代的演員,無論是高考還是演技,拼的都是實力。
要麼是文化課的學霸,要麼是專業課過硬。
接下來要說的這位年輕藝人,就有些尷尬瞭。
他叫馬嘉祺,2021年參加高考。

高考前,馬嘉祺已經在娛樂圈有瞭一點名氣,並且成功樹立起瞭“學霸人設”。
於是高考當天,就出現瞭戲劇性的一幕:
大批粉絲跑到考場外面打卡拍照,助威加油,引來許多傢長的不滿。

然而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考試成績出來後,馬嘉祺的數學成績隻有25分,英語44分。

成績如此打臉,引來網友一頓吐槽,學霸人設瞬間崩塌。
一次考不好,就再考一次,於是今年的2022年高考,馬嘉祺選擇二戰高考,不知道他今年能交出一份怎樣的答卷。
第10位:水木年華,娛樂圈裡的高考學霸。
說完瞭“學渣”,再來隆重介紹兩位學霸:水木年華。
說起水木年華組合,當年也是風靡全國的樂隊組合,他們演唱的《一生有你》、《畢業紀念冊》堪稱經典。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水木年華”起初的樂隊名號並不叫“水木年華”,而是有一個霸氣的名字——“水木清華”。
原因很簡單,樂隊組合中的兩個人,盧庚戌和繆傑都是清華學子。
不僅如此,盧庚戌還是遼寧營口的高考第一名,總成績610分,繆傑是那一年北京高考的第二名。

一個狀元,一個探花,加起來就是“水木年華”。
盧庚戌在清華上學期間,酷愛音樂,買瞭一把吉他,成瞭清華大學裡的“校園歌手”。
2001年水木年華樂隊成立,到今天已經有20年的歷史。

2021年的時候,他們還參加瞭清華大學的110周年校慶。
如今正值高考季,也是大中小學的畢業季,水木年華當年創作的歌曲《畢業紀念冊》,將再次被傳唱。

從77年恢復高考到今天,已經45年。
20年前,高考的日期還是在7月份,直到2003年才改成瞭6月份的7號與8號。
這裡面,隱藏著無數傢長對孩子們的期盼:
“六七八,錄取吧!”

那些值得尊敬的實力派演員,他們也是從高考的洪流中脫穎而出,一步步走到瞭今天。
並且,他們當中高考落榜的不在少數。
但是面對失敗,他們還是選擇瞭堅持自己的夢想,屢敗屢戰。
雖然他們中有些人傢世顯赫,但是在高考考場,沒有貧富之分。
這是一場公平的競爭,魚躍龍門,直擊滄海。
跨過去,前面的路,會更加好走。
跨不過去,人生的路,還有很多。
最後,祝願2022年的高考學子們:
旗開得勝,金榜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