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視劇《歡迎光臨》劇照
“‘歡迎光臨’是大部分服務業人員,也是我們劇中大部分主角最常講的一句臺詞,能夠代表一種生活的態度——歡迎生活光臨,歡迎愛情光臨,歡迎一切希望或美好,甚至是不美好光臨。 ”都市輕喜劇《歡迎光臨》的編劇袁子彈對片名的闡釋,充滿親和力,也承載著豁達從容的生活哲學。日前在北京衛視、東方衛視、騰訊視頻播出的電視劇《歡迎光臨》改編自鮑鯨鯨小說《我的蓋世英熊》,由李雪執導,侯鴻亮任總制片人,黃軒、白百何領銜主演,朱雨辰、白宇帆等主演。劇情以張光正、鄭有恩的情感經歷以及張光正、王牛郎、陳精典組成的“門童三兄弟”相互扶持的打工經歷為主線,描繪瞭一眾都市小人物在北京追逐心中夢想的故事,傳遞出在平凡生活中創造不凡、努力就會出現奇跡的積極生活態度。
“這是一部真正寫‘打工人’的劇”“撲面而來的煙火氣”“戳中網友笑點爽點”“真實有代入感”……自開播以來,電視劇《歡迎光臨》在多平臺熱度領先、反響不斷,得到網友一致好評。不計較得失的同事、尋求靈魂契合的伴侶、恩威並施的領導等,是該劇塑造出的理想人際關系;在真實描繪的基礎上融入“浪漫”氣息,輕松詼諧而不失現實觀照,描摹都市煙火中的鮮活眾生,讓每個小人物皆有“閃光一刻”,是該劇營造出的普羅大眾的樂觀人生。
【迎難而上的青年群像】
門童、空姐、保潔員……劇中的青年並非自帶光環的天之驕子,他們是服務行業的從業人員,是廣大的工薪階層。他們追求進步、熱愛生活、古道熱腸,雖遭遇各種現實難題,卻依然選擇積極面對。張光正告別“躺平”奮起努力,鄭有恩不被世俗觀念和輿論綁架、勇敢選擇自己的愛情,陳精典四戰考研追逐夢想,豆子學以致用、毛遂自薦……他們身體力行所傳遞出的積極能量於無形中感染和鼓舞著觀眾,鼓勵當代青年不逃避、不放棄,迎難而上。不少觀眾觀劇後表示“真實又提氣,看完充滿幹勁”“向豆子學習,上進的女孩最可愛”。袁子彈表示:“其實劇中的每一個人物,我們基本上讓其對應著某種人生狀態,或者面臨著某種人生困境。我們希望能夠通過豐富的人物設計和劇情,來體現不同的人生選擇,展現出多樣化的人生道路、多元化的價值觀。”
【溫馨動人的代際互動】
劇中鮮活生動的眾生相不拘泥於奮進的年輕人,還充分體現在以“廣場舞大媽”為代表的長輩群像上。孫阿姨年事已高但仍事事力爭上遊,“活這一輩子,就是折騰過來的”“福禍都擔過,好壞都值得”,這些金句臺詞字裡行間都是人生哲學。柳阿姨懷揣愛美之心去生活,和女兒之間也是如同“相愛相殺”的朋友,在彼此“嫌棄”的日常中也有用小紙條表達愛的溫馨瞬間。對此,袁子彈表示該劇意在“以平視的視角來體現代際間的互動,在劇情中讓長輩與年輕人的價值觀產生奇妙的火花碰撞”。這些長輩形象並未陷入臉譜化的刻板印象抑或是流於邊緣人角色,他們在飽嘗人生艱辛之後依然熱愛生活,與晚輩之間搭建起瞭平等而有溫度的溝通橋梁。他們以切身感悟去鼓勵、勸慰晚輩,年輕人則以自身優勢幫助長輩跟上時代的步伐,雙向互動溫馨動人。這種兩代人之間的對話方式,在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的當下更具積極意義。在過往傳統中,存在部分父母過度幹預兒女婚戀,以及部分兒女在婚戀中全然忽視父母意見的情形,這些經常被影視劇用於體現傢庭矛盾沖突。而本劇則體現出一種健康新型的代際溝通方式,這種表達具有積極示范作用,也具有彌合代際關系的意義。
【認真生活的人生主題】
劇中張光正從“無欲無求”轉而因與“女神”邂逅而上進,能夠認真地生活、認真地面對情感和工作。這種心態上的轉變看起來像是偶發性決定,其實是生活細節累積的結果。正如該劇宣傳片中的一句臺詞所說:“人生中大部分時間是黯淡無光的,那些閃閃發光的瞬間我們稱之為奇跡。”實際上,那個從無欲無求轉而因為與“女神”邂逅而上進的瞬間,是閃閃發光的瞬間,但是那一個瞬間是由那99%不發光的日子來鋪墊的,最終到達瞭那裡。而且這個愛情“女神”承擔的不僅僅是單純的愛情作用,她更像是人生中的一道光,是一種突破平凡人生的契機和勇氣。好的生活劇集是應該帶給人希望的,就像在劇情接近尾聲的時候,孫阿姨對張光正說,“有手有腳還能站起來,就要往前走,這哪就到頭瞭呀?”李雪表示,這部劇想表達的一個主題就是不管在生活中面對什麼樣的困難,情感也好,工作也好,都要用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去面對它。而劇中其他的角色,比如陳精典、豆子、王牛郎、鄭有恩的同事們等,在劇中所承載的意義,正是用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人群去闡釋這個主題。
事實上,我們能夠看到整部劇在傢長裡短的人間煙火中,始終洋溢著昂揚奮進的姿態,傳遞著“幸福是奮鬥出來的”這一價值理念。不論是青年群像還是長輩群像,都在身體力行地傳遞積極向上的正能量,鼓舞當代人奮發有為、成為自己的英雄。
作者:洛秋
來源: 《中國藝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