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能科普,處處有新知#
易經八卦是中國古代先賢的智慧結晶,古人根據天地間陰陽之理創造瞭八卦圖象,並將之演化為64卦象,還配以爻詞來闡釋每一卦象的意義。那麼它在現實生活中有什麼作用呢?有言稱易經中的“易”就說出瞭其精髓,即“變化”,也就是說易經講的就是變化的學問。是的,這沒有錯。那麼,卦象的運行機制是什麼樣的呢?卦象的變化是有一套自然規律還是由人自己配置操弄的?從古至今卻沒有被說清楚。可能有人會說用占卜之法來求得卦象,再根據卦象來判斷變化吉兇,這就是其運行機制。那麼這裡就產生瞭幾個問題:
1,易經的易理是強調“變化”的,那這種變化是暫時的還是永恒的?是每一秒都在變化呢還是隔一段時間才起變化?。
2,這種變化是規律性的,(如時令的變化一樣,“夏至”過後就必是“小暑”)還是隨機的,無有定準的?
3,這種變化是自然發生的,還是根據人的占卜操弄而定的?
如果說它是每一秒都在變化,那占卜結果就毫無意義。如果說它是隔一段時間,從此次占卜到下一次占卜都有效,或者一日,一月,一年,或幾年有效,那變化就停滯瞭就不存在變化瞭,“易”就不是真實的瞭。
如果其變化是規律性的,此卦象後面必是彼卦象,所有卦象是次第輪回的,那也就無須去求卦瞭,因為已經知道此事後面必會發生什麼瞭。如果是隨機的,無有定準的,那隨後發生的事就是占卜師的隨意解釋,信口胡說,是毫無根據的,因為變化是循時間的遞進而演化發生的,不可能此事才剛起個頭還沒完結就即刻跳回到以往的狀態,僅隻是因為獲得瞭新占的卦象。?
如果其變化是自然發生的,那卦象隻能起到描述的作用,而不能起決定的作用,不能用卦象來指出將要發生的方向。如果變化是人為的,是人通過占卜得到的卦象來暗喻的,那這就完全脫離自然客體,就沒有根據,就相當於占卜之人在心中自己許個願而已。
這幾個問題如果沒有得到解決那卦象乃至易經作為一種學問就沒有任何價值。